中国文人的书房家具大赏,盘点房里那些“书生气”的家具。

丰泽里旧房改造 2024-06-18 17:03
【摘要】古代读书人的讲究,不仅仅体现在书本上,而是延伸到书房家具的点滴细节中。有专门用于藏书的橱、柜,有专门用于读写的桌、案,还有专门用于坐卧的椅、塌……今天,我们一起走进文人书房,看看书房里那些“书生气”的家具吧!01.书橱&书柜&书架:书房必用之重器传统书房家具中,书...

古代读书人的讲究,不仅仅体现在书本上,而是延伸到书房家具的点滴细节中。有专门用于藏书的橱、柜,有专门用于读写的桌、案,还有专门用于坐卧的椅、塌……今天,我们一起走进文人书房,看看书房里那些“书生气”的家具吧!

01.书橱&书柜&书架:书房必用之重器

传统书房家具中,书橱是专门用来集中存放书籍的家具之一。李渔的《闲情偶寄》中橱柜合称,而事实上,前开门皆可称橱,顶开门则为柜。

书橱这种安置书卷的家具很早就有使用。文震亨《长物志》中,“橱”特指“藏书橱”,有记载:“须可容万卷,愈阔愈古,惟深仅可容一册。”将书橱的形制描述得很明确,以宽浅为佳。书橱的安置也分为有足、无足,或者有座,有足有座比较容易搬动,无足更接近柜。小橱以置古铜玉小器为宜。”

古代读书人安置书卷的家具除了书橱,还有一种叫作书柜。清代医家兼藏书家孙从添在其《藏书纪要·收藏》中对书柜有一段详细的论述:“至于书柜,须用江西杉木或川柏银杏木为之,紫檀花梨小木易于泛潮,不可用做。一封书式,朴素精雅,兼备为妙。请名手集唐句刻于柜门上,用白铜包角装订,不用花纹,以雅为主,可分可并,趁屋高下,置于楼上。”这种柜子,常常摆放于书房之内,作藏书之用。

明代的书架也叫做书格,除了放书,也可以放置其它小型器物。古代为藏书定制专用的书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皇室贵族、饱学之士对藏书所用书架的讲究,不亚于对书橱和书柜的重视。然而,当代家庭和公共图书馆使用的书架一般只相当于书库所用的架子,是一种缺少工艺的临时家具,这种意识是随着图书的简便化而逐渐失落的。

02.书桌&书案:书画之写与读

书房里的桌、案多用于读书写字,所以称为书桌或书案,是书房必备家具之一。桌与案的区别不只是四足安装位置的不同,更在于用意的差别。桌,取意“卓然高立”;案通“按”,有下按、下压之意,如笔法中的提按之法,甚为微妙。

书桌在书房家具中使用率最高,其设计必然要对人有所关怀。读书写字是儒家修身功夫之一,人要保持身姿坐得正,桌子最好不要太高,这样既能让腰背正直,也有利于看清楚桌上的书本、图画或器物。如果桌子太高,人的两臂就要架在桌面上,很容易导致肩背肌肉紧张引起全身不适。儿童在高桌旁写字更是受罪,当前患近视眼的学生越来越多,就是因为桌椅设计不合理、书本字迹太小等造成的不良后果。  

古代书房中的“案”则指称专门用于阅读、书写的小书桌,“栅足案”就是典型的一例。书案的设计与制作工艺都极讲究,明清时期的书案演变成了高大的长方桌,同时分化出各种形制,如书案、画案、香案、架几案等,用途也有所区别。书房家具中的案以简洁风格为主,不宜繁琐。案上器物要少,一两件最显清静雅致。

03.几:营造书房文化氛围

古代图画中经常可以看到隐几的形象,如北齐杨子华的《校书图》中,左侧侍女手中所捧黑色长条形器物便是隐几,大床上最左侧的文士持笔手臂下面倚靠的也是隐几。以这种坐姿写字时,隐几可以有效减轻手臂的疲劳感。隐几在当代日式家具中还能见到,样式虽基本未变,功能却早已废弃。

现代的几式家具多指小桌一类,已与隐几关系不大。在书房中,这些小型几式家具看似不起眼,但在营造书房文化氛围上却是功不可没。如造型多高而狭的花几与香几,花几多用来放置花卉、盆景,唐代卢楞伽的《六尊者像》中就有一藤编的花几,精巧细致,几上摆放一瓶白色插花,典雅大方。

香几之上放置香炉,如宋徽宗的《听琴图》中有一小型香几,造型简洁挺拔,韵味十足。几上置一小型熏炉,炉中飘出袅袅香烟,与琴声相和,气象高华。在元代画家王振鹏的《伯牙鼓琴图》中,出现的香几是由一天然树根做成的,上面摆放的是一尊博山炉。而书几、茶几、炕几等几类家具,则以矮而阔的造型为主。

04.椅&墩:“正襟危坐”与“随向而坐”

书房是主人读书问学的场所,人如何才能在书房里坐得住,即坐得舒适、不疲惫又能坐得长久,与坐具造型有着很大的关系。古代人在读书、休闲、会客等场所使用的坐具各不相同,书房坐具有其特殊的要求。

书房坐椅的造型即是“正襟危坐”的意象表达,“官帽椅”就是最好的体现。“官帽椅”似乎以“官貌”来解释更为合理,意为官家样貌。“官帽”二字只注重外形的相似,而“官貌”则更重神意。古代为官之人的样貌,均为数十年读书修身之后的成果,必然不同于平常百姓,其神其态、语默动静均有庄重诚敬之容。当代人不晓身心之道,多用软质沙发,坐姿更是随心所欲,最易失势而导致散乱昏沉,难以精进。

书房中常用的坐具还有一种——墩。墩也是书房里常用的一种坐具,汉代就已有之。墩没有靠背,多为圆形,也有方形、多边形、花瓣形等样式。墩多做休闲之用,书房里可以适当安置。墩没有方向,可随向而坐,没有靠背的阻挡,转身方便,同时便于移动。墩在书房里可以安放多个,用于朋友小聚坐椅不够时取用,但不宜太多。此外,值得注意的是花绣过多的绣墩闺阁气太重,不宜摆放在书房。

05.床&榻:承载风雅与斯文

榻与床同源,但造型有所不同。榻体狭长、矮小,地位略低,整体靠近地面,有如匍匐在地的样子。材料多用竹木,间或由石头雕制,用于室外园林小景。

古代书房里的大床除了具有家具的基本功能之外,更是文人雅集之地,往往聚集了满床的斯文儒雅。当然,前提是书房内部一定要有足够的空间。元代刘贯道所作《消夏图》中也画有大床形象,这种样式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,后虽逐渐减少但并未消失,如清代禹之鼎所绘《王原祁艺菊图》中仍可见此种大床的形象,床上摆放着图书、册页、手卷等,在文人士子的心目中,床有时甚至代替了书架。

榻与床同源,但造型有所不同。汉代刘熙《释名·释床帐》中对“榻”是这样描述的:“人所坐卧曰床,床,装也,所以自装载也。长狭而卑曰榻,言其榻然近地也。小者曰独坐,主人无二独所坐也。”个中之意即榻体狭长、矮小,地位略低,整体靠近地面,有如匍匐在地的样子。材料多用竹木,间或由石头雕制,用于室外园林小景。独坐小榻称为“枰”,因其榻面小,仅能坐一人,故亦称“独坐”。

明式家具造型的简约,雕刻的简素是为了营造自然、幽静、雅致的书房空间,让读书人的心安谧下来。中国的明式书房家具就是永久的时尚,因为它是一个历史的沉淀,经过古人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展、创新,已经达到了一个致臻完美的境界。 

上一篇 :几款新美式书房家具设计,彰显主人品味。

下一篇:中式书房红木家具,悠悠书香静心处。